地方动态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 | 媒体集中调研采访团走进汪清县、延吉市
时间:2024-09-19 11:59:00来源:字号:[ ]

  9月18日,延边州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媒体集中调研采访活动第四天,采访团走进汪清县、延吉市,深入学校、教育基地、文化馆等场所,对全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进行采访。

  第七站——汪清县

  来到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大门上“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字样赫然在目。园区内,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灯箱滚动播放。该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李海兰表示,幼儿园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园里设置了非遗展示区等幼儿自主游戏、互动交流的活动场所,将象帽舞、花图、掷柶、剪纸以及拓印、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游戏区中,以混班教学、混龄游戏的方式,拉近孩子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让幼儿们在生活和游戏中亲传统、明礼仪,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以“烽火”为主题,广泛收集整理党史资料20万余字,图片600余张,以展示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弘扬先烈革命精神,全面生动记述了党在东北地区带领人民进行抗日革命的光辉业绩。目前,这里已成为延边州乃至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今年,该中心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突出铸魂赋能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推动各民族干部群众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走进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采访团一边聆听发展历程讲解,一边感受非遗文化交融创新。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是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民族文化瑰宝。2006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9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2024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被命名为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

  第八站——延吉市

  在延吉市丹英社区参观红石榴之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心,感受“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里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社区通过党建赋能,构建了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这里,经常开展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其乐融融。多年来,丹英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以“党建+基层治理”为路径,以建设“繁荣丹英、绿美丹英、青年丹英、智慧丹英、幸福丹英”五个丹英为目标,全力打造“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升级版,不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穿上朝鲜族传统服饰,游走于青瓦白墙的亭台楼榭之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令人陶醉。在这里,你可以亲手制作米糕,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广场上,民族歌舞让人眼前一亮,曲调悠扬,一招一式很不一样!一声声赞叹,一阵阵掌声,大家仿佛是老友相聚。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招商策划总监张晋铭表示,作为全州旅游促“三交”基地和全域旅游联盟成员单位,一直以来,民俗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着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延吉的独特魅力,全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责任编辑: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浏览

中国政府网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民族宗教网

吉林省政府网

主办: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网站标识码: 2200000023 吉ICP备2022008246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28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政编码:130061 联系电话:0431_88904640 传真(fax):0431-889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