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党建引领下的民族和谐新篇章 “光明汇·幸福里”共筑民族团结梦
时间:2024-12-04 17:10:00来源:字号:[ ]

  长春市朝阳区重庆街道光明社区,一个以“光明汇·幸福里”为载体的近邻党建品牌正悄然绽放,它不仅引领着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更在民族团结与融合的道路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一、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一是组织建设,构建民族工作新格局。光明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为此,社区党委在构建“光明汇·幸福里”近邻党建品牌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建总体布局,通过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组织体系,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民族工作小组。由社区党委成员担任组长,吸收熟悉民族政策、热心民族事务的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负责社区内民族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 设立民族党支部小组。针对社区内少数民族党员较多的情况,成立民族党支部小组,开展适合少数民族党员特点的党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发挥少数民族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资源整合,汇聚民族团结微力量。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与共建单位携手合作。与辖区内的32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推动各级力量“结成一家亲、同下一盘棋”,共同参与社区民族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积极引入具有民族工作经验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民族服务,提供专业咨询、文化交流、法律援助等服务,满足少数民族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二、平台搭建,促进民族和谐共融

  一是线上平台,拓宽民族交流渠道。在信息化时代,光明社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平台,拓宽民族交流渠道。“社管通”平台与“朝阳三长e点通”小程序融合。将民族工作发布平台,包括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节日活动等信息,方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和学习。同时,设置互动区域,鼓励居民留言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建立民族微信群、QQ群。邀请各民族居民加入,通过线上聊天、分享图片、视频等方式,加强日常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二是线下平台,打造民族活动阵地。除了线上平台外,光明社区还注重线下平台的搭建,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活动,增进各民族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楼院圆桌会”“小区夜谈会”。定期召开会议,邀请各民族居民代表参与,共商小区事务,共议治理难题。特别是针对民族事务进行专题讨论,听取少数民族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见、被尊重。 民族风情文化节。结合社区实际和民族特色,举办民族风情文化节,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服饰、歌舞表演等,让居民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民族文化传承班。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班,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课,教授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服务创新,提升民族服务水平

  一是精准化对接民族需求。光明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开门问策”等方式,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居民在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建立民族需求数据库,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定期走访调研。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少数民族居民家中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建立反馈机制。设立民族工作意见箱和热线电话,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确保信息沟通“无壁垒”、诉求反映“零障碍”。

  二是精细化开展为民服务。在精准对接民族需求的基础上,光明社区积极打造“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新高地,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亲情化、专业化、便捷化的服务。“益+”惠民服务平台。搭建光明365“益+”惠民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特色服务载体。根据少数民族居民的需求和特点,打造“萤火虫阅读吧”“益剪联盟”等特色服务载体,提供阅读推广、义务理发等服务。同时,建立“幸福餐厅”,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符合其饮食习惯的餐饮服务。

  三是亲情化提升服务水平。光明社区注重在服务过程中融入亲情元素,让少数民族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民族志愿服务团队。组建由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以及专业社会组织成员构成的民族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节日慰问、健康义诊、环境整治等,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邻里守望”计划。推行“邻里守望”计划,鼓励居民之间建立互助关系,特别是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形成“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风尚。通过邻里间的日常交流、互助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责任编辑: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浏览

中国政府网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民族宗教网

吉林省政府网

主办: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网站标识码: 2200000023 吉ICP备2022008246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28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政编码:130061 联系电话:0431_88904640 传真(fax):0431-889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