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延边大学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内涵、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民委教育司一级巡视员李学锋、教育司高校处处长金彦超,吉林省及延边州民委相关同志、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学者、相关学科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大连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先后作主题报告,从不同维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服务效能等提供了丰富的思考与启示。李学锋在研讨会上强调,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延边大学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既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主动作为,更是服务边疆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不仅关乎民族学学科的自我革新,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客观需要。延边大学作为我国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在民族研究领域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语言优势,长期致力于东北亚区域民族问题研究、跨境民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研究沃土。希望各高校不断强化政治引领、锚定学科方向,聚焦学术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民族工作大局,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国家民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延边大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习近平总书记10年前视察过的和龙市光东村和延边大学包保的龙井市光昭村,进行兴边富民主题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亲身感受10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边疆民族地区在产业发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理解将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民族工作大局、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更为进一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提供实践素材。